|
【禅城区】过去5年禅城新增常住人口占全市14.7%,透露了啥? |
【chengqu】2017-8-31发表: 过去5年禅城新增常住人口占全市14.7%,透露了啥? 武汉市日前再放留人“大招”,提出“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%买到房”。“抢人”大战升级的背后,人口流动话题再引关注。近日一篇名为《净增3565万,他们流向哪里?史诗级人口变迁正在重塑中国 过去5年禅城新增常住人口占全市14.7%,透露了啥?武汉市日前再放留人“大招”,提出“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%买到房”。“抢人”大战升级的背后,人口流动话题再引关注。近日一篇名为《净增3565万,他们流向哪里?史诗级人口变迁正在重塑中国》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热议,文中提到,国内有一些城市迅速上升为人口大城,比如石家庄、长沙、杭州,“有一些则逐渐淡出,比如东莞、佛山、厦门。” 记者查阅2012年至2016年期间佛山市和禅城区的统计公报发现,过去5年间,佛山市常住人口数量累计增加20.1万,与邻近的广州、深圳相差甚远。而作为中心城区的禅城区,5年间常住人口数量累计增加2.96万,仅占佛山常住人口增量的14.7%。与此同时,由于相关人口政策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,外来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呈现总体下降趋势。 从4个镇街来看,禅西的张槎和南庄成为禅城外来人口集聚的新板块,石湾街道的人口日趋年轻,而祖庙街道则同时面临新生儿和养老服务的双重压力。 相关政策放宽 禅城人口出生率显著上升 2012年至2016年,禅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分别为:2012年110.47万、2013年110.68万、2014年110.78万、2015年112.07万、2016年113.43万,其中外来常住人口占比依次为44.99%、44.84%、44.60%、44.89%、44.19%。从中可以发现,外来常住人口占比最大的年份是2012年,占比44.99%。外来常住人口占比最少的年份是2016年,占比44.19%。除2015年有所反弹外,外来常住人口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。其中,2016年降幅最大,达0.7个百分点。 外来常住人口占比下降并非禅城独有,北京、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是如此。从统计数据分析禅城外来常住人口占比下降的原因可以发现,一方面是由于户籍人口不断增加,特别是二胎政策放开后的2015年和2016年,禅城区人口出生率分别上升了2.18和1.74个千分点,而此前的2014年人口出生率仅上升0.3个千分点。 另一方面,入户政策放宽可能也是导致非户籍常住人口占比减少的原因之一。2015年7月,广东省公安厅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到2020年,广东将努力实现1300万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。其中,在佛山等4个城市,合法稳定就业满5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,参加社会保险满5年的人员,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、未成年子女、父母等,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。 随后的2016年,禅城区户籍人口比2015年猛增1.54万人,但是出生率却同比下降了0.44个千分点,说明增加的户籍人口中,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非户籍人口的入户。 产业结构调整 外来常住人口增长趋缓 2012年至2016年禅城区外来常住人口的绝对数量分别为:2012年49.71万、2013年49.63万、2014年49.41万、2015年50.31万、2016年50.13万。也就是说,五年来,禅城区净增加外来常住人口数仅为0.42万。 产业转型升级是导致禅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。2012年以前,禅城区的镇街产业主要以专业镇的面貌呈现,以量取胜的加工环节对劳动力的需求非常大。据统计,2012年,张槎针织服装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。而佛山禅城招商引资网2014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,张槎针织产业的从业人员约41000人。虽然存在统计口径的差异,但从上述两组数据仍可以看出产业用工需求的下降。 在加工环节逐渐迁出禅城的同时,几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,以相对高的技术要求和薪酬稳定了一批工人。比如2016年春节后,张槎针织一线工人的返工率达到了90%以上,没有出现往年的节后“用工荒”。 与此同时,在陶瓷行业,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升,部分一线工种面临淘汰,企业需要能够操作机器的技术型工人。金意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这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。” 在曾经名极一时的环市中国童装名镇,童装行业从业人员达到过7万人左右,近几年伴随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的转型,从业人员也大幅减少,也成为禅城外来人口增长缓慢的重要因素。 ■聚焦 张槎 过去10年常住人口增长最快 非户籍占比超六成 作为禅城工业重镇,以针织产业为支柱的张槎,过去几十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力,成为禅城产业工人最集中的镇街,也是禅城人口流入最多的镇街。截至2016年,张槎常住人口数量为20.84万,其中非户籍人口数量约12.55万,占比60.24%,非户籍人口在4个镇街中占比最高。 张槎非户籍人口除了占比高外,其流入还是过去十多年影响当地人口变迁的主要因素。2015年,张槎的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.716%,在禅城一镇三街中排名第三,低于南庄和石湾。然而,过去十多年张槎却是禅城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镇街,从2005年到2016年,张槎常住人口数量从12.94万增加到20.84万,增长61%。不难看出,是外来人口的持续流入支撑了张槎的人口增长。 通过分析2005年到2016年的数据可以发现,张槎的常住人口数量虽然偶有波动,但整体呈现上升的态势。其中,2005年至2007年是张槎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三年。张槎街道常住人口数量在2005年末仅为12.94万,到了2006年就达到18.74万,增加了近6万。2007年达到21.66万,又增长了近3万。 随后的2008年、2009年,张槎的常住人口数量出现了下降,分别为19.22万和19.98万,这个时间段刚好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重合,显示出张槎的人口波动与经济周期有着强相关性,产生特征明显。 2010年至2013年,张槎常住人口数量重新回到上升通道,但整体上升速度大为放缓,甚至偶尔出现了下降。这4年的常住人口数量分别是21.23万、21.85万、23.39万和21.4万,显示出张槎经济出现了复苏迹象,但仍存在波动。 2014年是张槎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。在这一年里张槎的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,成为佛山继狮山、北滘和容桂后第四个千亿大镇。也是在这一年,张槎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了23.84万的历史高位。 和其他几个镇街不同,张槎的千亿产值是在26.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取得的,这也意味着张槎的地均产值要远远高于其他镇街。这个现象的背后,是张槎的土地瓶颈越来越突出,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走到了尽头。 为了改变传统发展模式,过去几年张槎以禅城大力发展禅西新城为契机,全力推进产业和城市双转型,通过城市硬件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,实现了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。这体现在人口的变迁上,近两年张槎的整体人口数量不升反降,从2014年的高点回落到2015年的23.51万和去年的20.84万,人口数量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张槎竞争力的衰退,相反,张槎的各项经济指标依然走在全区前列。 今年上半年,张槎街道gdp增速、二产增加值增长率均排名全区第一位,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排名全区第二。这意味着张槎正逐步摆脱过去依托人口红利的增长方式,人口结构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。 南庄 外来人口数量已超户籍人口 成禅城聚人新板块 南庄镇的常住人口是禅城区4个镇街中最少的。几年前,南庄镇的主要负责人曾考虑,该镇连续好几年人口增长缓慢,可能会影响南庄经济和城市发展。从近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,2016年南庄镇的常住人口总数比2012年增加了2.51万,占到全区常住人口增量的84.8%。此外,南庄镇常住人口中,非户籍人口数量早在2015年就已超过户籍人口。2015年,南庄镇常住人口数量为18.06万,其中户籍人口总数8.56万,外来常住人口数超过户籍人口1.5万。 来自禅城区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南庄镇从2012年到2016年的常住人口数量依次为16.57万、13.76万、17.85万、18.06万、19.08万。其中,2016年南庄镇的常住人口已接近张槎街道的20.84万人。而2013年差距最大的时候,南庄镇的常住人口比同处禅西片区的张槎少了7.64万人。 分析南庄镇近5年的常住人口变迁数据可以看出,2012年佛山市的“强中心”战略和“一老三新”发展概念提出后,对南庄镇的人口流入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。特别是2013年之后,南庄镇加速绿岛湖都市产业区的打造,绿岛湖片区的产业和城市面貌日趋成型,一批都市型制造项目和知名房地产企业先后快速进驻绿岛湖,使得绿岛湖片区的人气迅速飙升,该片区的房价几乎与佛山中心城区祖庙齐平。“几年前开车过季华大桥后基本上就畅通无阻了,现在刚好相反,一过季华桥就开始堵车。”家住禅城东方广场,在绿岛湖上班的市民邱飞燕说。 除了绿岛湖板块,紫洞路和南庄大道沿线相对不错的房价,也成为增加南庄常住人口的重要原因。不少新佛山人虽然在祖庙街道工作,却选择了在南庄置业。新佛山人张韬三年前就买了南庄万科的住宅,“最主要还是看重性价比,季华路快速化改造了,地铁也通到南庄,再加上环境不错。这样的条件在市中心(指祖庙街道)买最少每平方米1万元,但是当时南庄只要6000多元。”现在张韬已经住进南庄,“一开始觉得有点不方便,后来买了车就没这种感觉了。” “南庄镇是目前禅城区可开发土地空间最广阔的镇街,正在打造中国建陶小镇,该镇领导班子提出的‘三带四片区’的产业发展战略也开始见效果。从我们企业的招聘情况来看,绿岛湖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,接下来肯定会有更多人进来。”绿岛湖一家从事信息技术的企业有关负责人说。 石湾 “老”石湾越来越“年轻” 千年陶都迸发新活力 一直以来,石湾在4个镇街中的人口数量仅次于祖庙。2016年末,石湾的常住总人口数量为29.47万,户籍总人口174130人。与此相比,祖庙2016年末常住总人口数量为44.05万,其中户籍人口数量约为28万。 通过回顾过去10年的人口数据变化,可窥探到石湾城市发展的脉络。 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石湾一向给人“传统”“老”的印象。但事实上,在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的当下,随着禅城居住板块不断南移,产业配套建设不断深入发展,石湾的城市发展格局也得以不断更新。目前石湾正以庞大的市场活力、完善的居住配套不断聚人气,年轻人、年轻创客如今在石湾逐渐发光发热,迸发出无穷力量。 数据显示,2015年,石湾镇街道土地面积为28.32平方公里,拥有2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,484个居民小组,12个村民委员会,58个村民小组。从2005年到2015年间,石湾的常住人口数量稳步增加,从2005年的24.09万人,增加至2015年的28.51万人,10年内增加了4.42万人,平均每年增加4000余人。按照常住人口计算,石湾镇街道人口密度为10067人/平方公里。 2015年石湾镇街道18岁以下的人口为29716人,18到35岁的人口数量为36589,35到60岁的人口数量为72655人,60岁以上人口数量为25238人。由此可看到,石湾18到60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劳动力人口超过10万人,约占石湾常住人口的1/3。 另一组数据显示,石湾总人口约30万人,中专以上学历占总人口的48%,其中区域内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了石湾人口的25%。这意味着,石湾镇街道内,过半人都具备中专以上学历,每4个人中就有1人是大学生,石湾已成为全市知识精英、产业精英、科技精英的聚集之地。 “在禅城4个镇街中,从人口结构来看,石湾的人口素质是最高的。”石湾镇街道相关负责人曾表示,从年龄结构来看,石湾人口的青壮年比例最高,石湾已成为全市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地方。 在人口结构上石湾越来越“年轻”,人口素质越来越高,这使得近几年的石湾,在陶艺传承、产业发展、城市格局上也越来越呈现“年轻化”。正因年轻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,老石湾蜕变成新石湾,千年陶都石湾正以年轻人思维碰撞出的一个个“新元素”,持续迸发出新的灵感与活力。 祖庙 60岁以上占比超两成 6岁以下儿童约3万人 在外界的印象中,在佛山中心城区的核心街区祖庙街道,有很多老城区、老街道,其中的居民里老年人占了不小的比重。数据显示,祖庙街道60岁以上老人超20%。另一方面,来自祖庙街道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祖庙街道辖区0-6岁的宝宝已经有约3万人。从“全面二孩”政策实施至今,祖庙街道常住出生人口已经占到全区出生人口的32%。 不难发现,祖庙在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同时,呈现出婴幼儿绝对数量多、常住出生人口多等人口结构特点。这更加凸显出养老育幼这一双向挤压的公共服务需求特征。社会中坚力量面临着既要照顾老人、又要带好孩子的尴尬,这种局面在未来几年将会更加明显。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,祖庙街道二孩出生人数已超过一孩出生人数。来自祖庙街道卫计局的数据显示,从2016年1月1日全面两孩政策实施至今,祖庙街道常住人口出生8247人,其中符合政策一孩出生3727人,符合政策二孩及二孩以上出生4520人。常住出生人口占全区出生人口32%。这组数据折射出祖庙在就医、入托、入学等的公共服务需求。 另一端则是祖庙街道的养老产业发展。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,祖庙街道,辖区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,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经达到7万,占辖区总人口的24.24%。今年,这一比重还将会突破25%。其中,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占老年人口60%以上。而2012年,祖庙街道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数量是5.8万多。 今年,祖庙敬老院成功进行社会化改造。改造后的春晖颐养院软硬件全面升级,此前入住祖庙敬老院的168位老人全部选择继续入住,他们的平均年龄为83岁。通过引入社会化力量、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活力和生存能力,是禅城区养老服务提质增量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。 此外,作为广东省居家养老示范点,祖庙街道还成功推行了长者饭堂服务。长者饭堂主要向一些行动不方便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家提供早、中、晚餐服务,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。街道采取“中央厨房+四个配餐点”的服务模式,在配餐点的建设上,根据符合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4类共17种老人的区域分布密度和就餐需求,选点建设了社区的长者饭堂服务配餐点,实现祖庙辖区老人的全覆盖。 (【chengqu】更新:2017/8/31 19:24:10)
|